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23-03-15 11:02:53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江州满塘驿》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驿骑明朝发何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江州满塘驿》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诗文赏析[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

这是一首古诗,前四句运用反衬、对比手法,抚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沧桑,流露出诗人遭贬南行的惆怅落寞情怀。“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这一天按古风要去水边祓除修禊,驱除鬼魅,同时也是文人聚会吟咏的日子。去年那一日,诗人还在洛水边参予修禊盛事,与同朝文士饮酒赋诗,享尽荣华,而今却已是遭贬谪之人,独自在庐山脚下度过此清明寒食节。“去年”,“今年”,对比鲜明。一年之隔,诗人处境大不相同,诗中虽只字未提遭贬之事,但通过地名“洛桥边”与“庐山曲”的对照,失意之态清晰可见。寒食节正是百草千花的大好时节,眼前又有景色秀丽的庐山,诗人毫无欣赏兴致,反念于“去年”上巳洛桥边修禊事,对京华游乐的追忆和向往,也透露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孤独凄切,三四句是想象中的京华与眼前的现实相对照。第三句上承首句而发,巩县在洛水西岸,为洛阳近畿之地,诗人由“去年”的洛桥修禊,联想到“今年”繁华的京洛风物,“去年”底离开洛阳时,还是隆冬时节,此时已是春归大地了,洛阳城内,应是满城飞花、春意盎然了。

“遥怜”二字,写诗人身为逐臣,不忍离京却无奈被逐出京,此时身在江州,回望京洛,只能遥遥寄情于花树了。江州古属吴地,故诗中称江中小洲为吴洲,诗人身在江州,回望京华,遥怜洛阳草木花树,但眼中所见,唯江中小洲,一片新绿而已。后四句感物思归而不得,抒发断肠之悲。先重复“吴洲春草”以承上启下,诗人有感于眼前春光,归思更切,“感物思归怀故乡”是诗中的情感主线,“故乡”,即指洛阳,宋之问虽不是洛阳人,但他长期在此生活,感情深厚;同时相对于他即将要去的南方而言,整个北方、整个中原都是他的故乡。结句“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自我设问,感情痛切哀婉,身为逐臣,想返回京洛是不可能的,明朝骑马上路,只能依然南行,因此夜闻清猿悲啼,更添肠断之痛。

此诗前四句侧重于“感物”,着力渲染满眼春光,逗起今昔之思,以洛水修禊与庐山寒食的对比;后四句侧重于“思归”,直抒满腹乡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遭贬南行的哀伤,情思深婉含蓄,语言清丽自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圣人不法古,不脩今。法古 圣人不法古,不脩今。法古

圣人不法古,不脩今。法古则后于时,脩今则塞于势...

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 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

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古诗原文[挑错...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最新文章
两叶掩目 两叶掩目

两叶掩目...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成语名称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成...

丢魂丧胆 丢魂丧胆

丢魂丧胆...

丢魂丢魄 丢魂丢魄

丢魂丢魄成语名称丢魂丢魄成语拼音diu1 hún diu1 pò成...

丢眉丢眼 丢眉丢眼

丢眉丢眼成语名称丢眉丢眼成语拼音diū méi diū yǎn成...

两厢情愿 两厢情愿

两厢情愿成语名称两厢情愿成语拼音liǎng xiāng qíng ...

两情两愿 两情两愿

两情两愿...

两头和番 两头和番

两头和番成语名称两头和番成语拼音liǎng tóu hé fān...

两世为人 两世为人

两世为人成语名称两世为人成语拼音liǎng shì wéi ré...

丢眉弄色 丢眉弄色

丢眉弄色成语名称丢眉弄色成语拼音diū méi nòng sè成...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