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什么是正宗分?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8 10:09:21
什么是正宗分?正宗分是佛经的正文,能证明经书的要义。佛经的正宗分部分,一般包括了佛法教义的阐明、论证及修行法门,是一部佛经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什么是正宗分正宗分是佛经的正文,所谓“正宗”,是佛的说法一定是正说,而且也是能证明经书的要义的意思。佛经的正宗分部分,一般包括了佛法教义的阐明、论证及修行法门,是一部佛经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正宗分的重要性,所以历代高僧都对正宗分非常重视,不惜花费诸多精力来进

什么是正宗分?正宗分是佛经的正文,能证明经书的要义。佛经的正宗分部分,一般包括了佛法教义的阐明、论证及修行法门,是一部佛经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什么是正宗分正宗分是佛经的正文,所谓“正宗”,是佛的说法一定是正说,而且也是能证明经书的要义的意思。佛经的正宗分部分,一般包括了佛法教义的阐明、论证及修行法门,是一部佛经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正宗分的重要性,所以历代高僧都对正宗分非常重视,不惜花费诸多精力来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佛经的正宗分的解法主要分为“佛答问题”解法及“信、愿、行”解法。

二、正宗分的“佛答问题”解法佛经的正宗分一般都采取问答的体例,先是佛弟子提出问题,然后释迦牟尼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在问答的过程中,佛法义理得以阐述和论证,修行的法门也能有所体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正宗分部分的佛与诸弟子的答问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对佛经进行解读。

关于佛弟子的发问,佛经中一般分为以下五类:

1、不解故问,道理不明而发问;

2、试验故问,为了考验老师或长者而发问;

3、疑惑故问,见到问题有所疑惑而发问;

4、轻触故问,突然想起,随便提问;

5、利乐众生故问,提问者没有疑惑,只是为了众生而发问。

对于佛弟子的这些发问,释迦牟尼通常会予以赞叹,一般以“善哉善哉”表示,有的佛经会解释赞叹的原因,有的则就此带过。

在赞叹后,更重要的是释迦牟尼的回答。在他传法的49年内,他一直本着因人制宜的精神,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化方式,而对于众生提出的各种的问题,释迦牟尼的回答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在佛与诸弟子答问的过程中,佛法的教理得以阐发,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释迦牟尼富含技巧的答案,更能看到他圆满无碍、直达人心的智慧。

释迦牟尼回答问题一般分为四种形式:

1、一向记,对问题予以肯定的回答而不踌躇。例如对于人最终会不会死的问题,给以明确的回答,说人一定会死;

2、分别记,如果一个问题中含有几个不同方面的问题,对于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回答;

3、反诘记,对问题不做正面或反面的回答,而是采用反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4、舍置记,对一些与‘修行无关的问题置之不理、保持沉默。

从《金刚经》看“佛答问题”《金刚经》是佛陀弟子须菩提向佛请教众生如何安住的佛经,是典型的问答形式。

\

一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赞叹:“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一答:“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二问: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二答:“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三问: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三答:“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四问: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四答: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五问:尔时,惠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五答: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六问: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六答:“须菩提!菩萨所受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如上所述,《金刚经》通过须菩提的发问和佛陀的回答,解释了空的智慧,须菩提的提问逐层深入,佛陀的回答富含哲理,我们通过分析须菩提和佛陀的问答,本经的佛理也逐渐明了。

三、正宗分的“信、愿、行”解法“信、愿、行”解法是净土宗独有的解经方法,所谓“信”,是指起信;所谓“愿”,是指发愿;所谓“行”,是指立行。信、愿、行,也称“三资粮”是往生净土必备的条件,也是净土法门修行的宗要。

起信是要深信按照佛经念佛一定能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

发愿是在相信佛法的奥妙后,发愿要往生净土;

立行是告诉众生要怎样修行,是修行的法门。

信、愿、行出自净土宗祖师藕益大师的“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一语,对修行净土宗的人来讲,信、愿、行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这三者也是净土宗典籍中必备的三个部分,所以,当我们研读净土宗的佛经时,就要按照“信、愿、行”的分类来解读佛经。

从《佛说阿弥陀经》看“信、愿、行”《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三经之一,也是佛经中极少数的不是由佛陀弟子提问,而是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本经的起信部分主要宣讲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的由来与意义;发愿部分则劝导众生要立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立行部分告诉众生修行的法门,即诵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从《佛说阿弥陀经》看正宗分:

1、起信部分,介绍了极乐世界的庄严情境: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日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2、发愿部分,发愿前往极乐世界: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裨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3、立行部分,怎样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成语名称仰事俛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成...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成语名称仰之弥高成语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成...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