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仁兄为何而习定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0 10:09:17
(编按:以下“”中为“大秦武士”网友的贴文,该网友在此贴前自述他在自行无师自修禅坐的过程中发生恐惧和身体极度不适等情形。)  “鄙人习定已有五年矣。定境由浅渐入深。”  ──仁兄为何习定?  “……人之心识无有所托,此时只得强行退出……”  ──仁兄想过没有,您心识要托在何处才会感到安稳?  “可能是我的薰习还未破到一定程度,所以遇到深定就耐受不住。也可能是我愿力不足,没有发修习菩提心的深心大愿,

(编按:以下“”中为“大秦武士”网友的贴文,该网友在此贴前自述他在自行无师自修禅坐的过程中发生恐惧和身体极度不适等情形。)  “鄙人习定已有五年矣。定境由浅渐入深。”  ──仁兄为何习定?  “……人之心识无有所托,此时只得强行退出……”  ──仁兄想过没有,您心识要托在何处才会感到安稳?  “可能是我的薰习还未破到一定程度,所以遇到深定就耐受不住。也可能是我愿力不足,没有发修习菩提心的深心大愿,故一入深定就感到茫然不知所止所终,心有恐惧。不能完全忘身。”  ──未有悲愿、菩提心者入定就一定感到恐惧吗?  您的定力同阿罗汉比如何?  “这个深定,我就慢慢习练着,两年之后,再考虑深入……”  ──为定而定?  “阿弥陀佛!今生所习,若有功德,全回向我的母亲!”  ──若仅仅是为定而定的话,您修上述“大定”亿万劫也不及上面这一句话的功德大!  “我是为转识成智而修定的。”  成智又是为何??  “且我修定之前,根本无心要修那个定的。”  ──看来您的“定”是看心不严,自己流浪的结果。  “人通常时的心理状态是,心识总有所托,要么托在种种杂想念中,要么依于身转。这个习惯人们是安于接受的。但是我入那个定时,突然发现完全变了,一下子习惯不过来。所以就有不安感。”  ──莫说忘身,就是安住非想非非想定者照样是六道凡夫,与解脱轮回不沾边。  “您所说的,我一定好好思量。谢谢指教。”  ──您既然对在下的闲话不反感,就再罗嗦几句:    一、恐怖的来源为何?挂碍也。若“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可见挂碍不除,恐怖难免。  二、挂碍的来源为何?我法实执也。不证空性,挂碍难免。  三、在佛陀开示的八正道中,居首位者为何?正见也。无正见指导下的修,歧路难免。  四、跨越生死轮回之河的桥梁为何?善知识也。无善知识的护持,正见难立,轮回难逃。  吉祥如意

\

编辑:zf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成语名称以郄视文成语拼音yǐ qiè shì wén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