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三、机锋转语 (三)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2 10:17:27
三、机锋转语 (三)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百丈禅师对黄檗说:“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无疑是鼓励弟子们冲决罗网的果敢精神。禅宗的方法是彻底的否定、空空空宰,只有在这个彻底的否定中,才能得到绝对的肯定——顿悟成佛。所以,得到这种精神的,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出“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这样的大机
三、机锋转语 (三)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
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
百丈禅师对黄檗说:“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无疑是鼓励弟子们冲决罗网的果敢精神。禅宗的方法是彻底的否定、空空空宰,只有在这个彻底的否定中,才能得到绝对的肯定——顿悟成佛。所以,得到这种精神的,在行为上就会表现出“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这样的大机大用,也才使唐五代的禅师们如龙似虎,在中国佛教史上演出了一幕幕既清雅又雄浑的喜剧,并使

\

后人叹为观止。
“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在师道尊严的古代中国,只有禅宗才有如此的勇气和魄力敢于做到这点。唐五代禅师们种种奇言异行,无不浸透了这种绝对“自由自在”的精神,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则公案。
邓隐峰是马祖的学生,是那位“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但又因“石头路滑”而滑倒的喜剧演员,你看:
邓隐峰辞师(马祖),师日:“什么处去?”曰:“石头(希迁禅师处)去。”师曰:“石头路滑。”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振锡一声,问:“是何宗旨?”石头曰:“苍天,苍天!”峰无语,却回举似师。师曰:“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峰又去,依前问,石头乃嘘两声,峰又无语,因举似师,师曰:“向汝道石头路滑。”
邓隐峰没有彻悟,自以为是,遇到了石头希迁大师一等一的高手,立刻败下阵来。“石头路滑”——石头禅师的机锋是少有人能下转语的,不知多少人在上面跌了斤头。也是这个邓隐峰,在马祖的调教下终于彻悟了,这下,气派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你看:
师(邓隐峰)一日推车次,马祖展脚在路上坐。师曰:“请师收足。”祖曰:“已展不缩。”师曰:“已进不退。”乃推车碾损祖脚。祖归法堂,执斧子曰:“适采碾损老僧脚的出来!”师便出于祖前,引颈,祖乃置斧。
“已进不退”这是什么气概,敢于推车从马祖脚上一碾而过。马祖回去拿起斧子,他居然敢把头伸过去。若没有达到火候,

\

谁敢与老师开这么大的玩笑。而马祖,为了考验和激励弟子,又不惜牺牲自己一条腿,这又是什么精神,联系到前面船子和尚“舍命施法”。禅师们的这种崇高,决非做作得出来。邓隐峰后来还有若干的表演:
师到南泉,睹众僧参次,泉指净瓶曰:“铜瓶是境,瓶中有水,不得动着境,与老僧将水来。”师拈起净瓶。向泉面前泻,泉便休。师后到劝山,便于堂上板头解放衣钵。沩闻师叔到,先具威仪(改便装为上堂的法装)。下堂内相看。师见来,便作卧势。”沩便归方丈。师乃发去。少间,油问侍者:“师叔在否?”曰:“己去。”沩曰:“去时有什么语?”曰:“无语。”沩曰:“莫道无语。其声如雷。”
南泉禅师刁钻古怪,素称“难缠”,虽与邓隐峰为同门弟兄,但名气声势要大得多。沩山禅师则素来平实,大有其师百丈的风格,也没有其徒仰山刁钻。邓隐峰游戏于其间,如鱼得水,表现出自己特有的古怪。他晚年圆寂时也很古怪,对僧众们说:“诸方迁化(圆寂),坐去卧去,吾尝见之,还有立化也无?”曰:“有。”师曰:“还有倒立者否?”
曰:“未尝见有。”师乃倒立而化,亭亭然其衣顺体。时众议异就茶砒(火化),屹然不动,远近瞻睹,惊叹无已。师有妹为民,时亦在彼,乃柑而咄日:“老兄,畴昔不循法律,死更荧惑于人?”于是以手推之,愤然而路,遂就闍维(火化),收舍利建塔。
邓隐峰的玩笑的确开得太大,风头出得太足,古往今来,倒立而化”的可能只此一例,而且“亭亭然其衣顺体”——能做倒立的老头子,身体想来蛮好,而且常在运动,才能做到。倒立完毕,自觉地气绝身亡,这要多么大的功夫,而且厅穿的僧袍“”皆顺”,并不因倒立而反褪下来,这又是一奇。虽然如此!免不了被他妹妹一顿臭骂。
邓隐峰怪,比他稍后一时的岩头全掸师也怪。岩头是德山棒”——德山宣鉴禅师的首席弟子,从他进入师门的第一天就开始作怪:
后参德山,执坐具上法堂瞻视。山曰:“作么?”
师(岩头)便喝。山曰:“老僧过在什么处?”师曰:“两重公案”,乃下参堂。山曰:“这个阿师稍似个行脚人。”至来日上问讯,山曰:“闍黎是昨日新到否?”曰:”是”。山曰:“什么处学得这个虚头来!”师曰:“全终不自谩。”山日:“他日不得辜负老僧。”一日,参德山,方跨门就问:“是几是圣?”山便喝,师礼拜。(有人向洞山禅师汇报了这一幕,洞山感叹地说:“若不是蔑公,是难以承当得起德山老和尚这一喝的。”而岩头不买账,却说:“洞山这老和尚不识好恶,错下了名言。”)雪峰在德山作饭头。,一日饭迟,德山擎钵下法堂,峰晒饭巾次,见德山,乃曰:“钟未呜,鼓未响,托钵向什么处去?”德山便归方丈。峰举似师,师曰“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在。”山闻,令侍者唤师去,问:“汝不肯老僧那?”师密启其意,山乃休。明日升堂,果与寻常不同。师主僧堂前,柑掌大笑曰:“且喜堂头老汉会末后句,他后天下人不奈伊何!虽然,也只得三年活。山果三年后示灭。
(《五灯会元·卷七》)
岩头禅师在德山那里,哪里像个学生;简直是在当老师。而德山禅师,却是以“激箭禅道”响彻天下大师,“德山棒”——德山老和尚本人就如同狮子一样威武,却默默地忍受了岩头这个学生的各种撕咬。这一对师徒,可以说是“禅林双怪”。德山禅师若心有半点尘埃,也受不得其学生这般的无理;岩头心中若有半点尘埃,也决不敢在老师面前如此张扬。真正的禅师,心胸豁大,了无点尘。正因为他们师徒间光明正大,智慧深远,才导演出“末后句”这幕以德山禅师生命作彩头的禅宗重头戏,压轴戏。后来禅宗内盛行“三关”之说,“末后一句始到牢关”——破本参、透重关、砸牢关,只有砸了“牢关”,才有彻底的“悟”,可见这个“末后句”之重要。而岩头与德山所导演的这个“末后句”,这个作为“牢关”的“末后句”,对于扫荡“八股禅”、“文字禅”、“狂禅”等似是而非的伪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若没有“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的气魄,这出戏演得出来吗?
后来,岩头和雪峰义存两师兄拜辞德山外出游方,德山问他们:“准备到哪里去呢?”岩头说:“暂辞和尚下山去。”德。山问:“你以后怎么干呢?”岩头说:“不忘。”德山又问:“你凭什么这样说呢?”岩头说:“禅林中不是早有智过于师,方堪传授;智与师齐,减师半德’这种说法吗?”德山说:“是啊,是啊,你们好好护持吧!”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师徒间真实的情谊,这种情谊,不是世俗的,而是建立在“道”上的,没有对于大道的明见,圣君贤相也不会有如此的心胸。真正的禅师心中,是没有“功高压主”、“尾大不掉”之类的顾忌。佛教内常说,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人世间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而在见道的禅师们间,却是——种无须证明的生活。
再如临济禅师大悟后,先打大愚禅师,后打其师黄聚,有时是师徒互打,这则公案广为人知,就不加多说了。“临济三顿棒”这段公案,历代禅师对此唱颂不少,而禅门内公认临济的第七代传人,杨歧派的第二代传人白云守端所作的颂词最妙,不妨录在这里供读者欣赏:
一拳拳倒黄鹤楼,
一耀趯趯翻鹤鹅州。
有意气时呈意气,
不风流处也风流。
只有在精神获得了彻底的自在,才会有如无台智者大师所说的:“说己心中心地法门”,和岩头禅师所说:“一一从自己心中流出。,将来与我益天盖地去”这样的无上气概,才可能做到“有意气时逞意气,不风流时也风流”。当然,到了那时,不风流处的确也风流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骨去蚁 以骨去蚁

以骨去蚁成语名称以骨去蚁成语拼音yǐ gǔ qù yǐ成语...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成语名称仰事俛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成...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成语名称仰之弥高成语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成...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