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一念淫心,摸她手臂,命终堕入烧手地狱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3 10:14:37
摘自:《佛教故事选集》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赞叹。有一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池,这宝池完全是阿耨达龙王的福德的殊胜,才能得到这一个宝池,所以使用阿耨达龙王的尊名为池名,因此,人人都称它为阿耨达池。这宝池的周围是用七种宝贝: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等装饰着。池水是澄清的

摘自:《佛教故事选集》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赞叹。有一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池,这宝池完全是阿耨达龙王的福德的殊胜,才能得到这一个宝池,所以使用阿耨达龙王的尊名为池名,因此,人人都称它为阿耨达池。这宝池的周围是用七种宝贝: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等装饰着。池水是澄清的,共有八种特色,即含有八种不同的滋味。池中并有七色的莲华,无论是什么人,能够有缘来到他这里饮到一掬池中的八功德水,便会知道宿命。佛陀率领了五百弟子,运用神足通,来到阿耨达龙宫,各各坐在莲华上,受龙王那美味的供养。受供完后,佛陀令五百上首弟子,各各自述其夙命中的事,于是大家便开始讲他们各自的往事。(你看,佛陀在的时候,也聊天,讲故事,都一样,他也不是很死板、老讲这些理论的东西,也讲讲故事。)在座的五百弟子中,有一位是佛陀的堂弟——迦耶尊者,他在莲华座上,述说他在多生前所受的苦报的事实给大家听:“我在多生以前,是一个卖香的人。那个时候,因为常常亲近大德,所以懂得一些佛理,知道礼敬三宝,知道勤修一切功德,当然也了解善恶的果报。因为我住的地方是靠近道场圣地,因此就以卖香为业,贩卖各种名香。后来我的香很出名,无论多远的人,也跑来买我的香,所以我的生意非常好。虽然生活过得很安稳,但是世俗的气质,还不能完全断除,我经不起外境的诱惑,因此犯罪了。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少女来我的店里选购名香。这女孩子天生丽质,而且又穿着华丽的衣服,所以更觉得她活泼可爱。她是无心的,而我则在那淫念的作祟之下,伸出了那失礼的手,去握她那尊贵的手臂。当时她看我如此非礼,曾正颜厉色地表示,要我不可侵犯她。好在我有一念悔罪的心,赶紧把手缩回来,可是已经太迟了,就由于一时妄念的生起,罪业已经成立了。等到命终以后,即堕入烧手地狱里受苦。在烧手地狱受苦的当儿,也许是我在生之日曾经听闻佛法,知道了忏悔,所以正在痛苦的时候,我开始发愿忏悔。这以后火就熄灭了,地狱的苦报也尽了,从此就还生人间。虽然很庆幸地出生在人间,但右臂常常如同枯了的树木一样,血气不能流通,每一动念,臂就疼痛,做一切事情都感到痛苦不便。我也曾请了许多名医来诊治,吃药和针灸,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实在是太痛苦了。这种苦痛经过了许多生世,到后来遇到佛陀出世,才去佛前求医,并出家做了沙门,证得了阿罗汉果,得到了清凉的灭度,得到了永恒的解脱。”这个故事讲完了。这里边有一个很有名的龙王,叫阿耨达龙王,很多佛经都讲过这个龙王。而且龙宫里边也很殊胜,很漂亮,咱们看过孙悟空那个动画片,的确,非常的优美漂亮!那里边有无数的宝,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现在修行,没有能力,去不了龙宫,但是从佛经、佛陀给我们讲的故事里边能看到。而且我们要知道,我们如果修行,如果你能够达到阿罗汉这个果位,那么世间很多的境界你就可以去了,很多的空间我们也能去了。这个不能用我们的肉体,一般不能够,但是也有的祖师,他修得特别的精进,也可以肉体去,特别的情况下也可以去,但是一般来说都是精神、神识去。你看这个故事跟咱们一样,也有卖香的,咱们现在寺庙旁边也有卖香啊、佛具店啊,也有,你看它这个故事跟咱们现在也没啥区别。你看这个迦耶尊者,他无非就是摸了摸人家女孩子的手而已,这算啥呢?对于咱们现在这个社会来说这算啥呢?是不是?但是你要想到,这就要堕地狱啦,这一念就地狱呀。我们不要以为这个地狱很难去,很容易去,真的很容易去,你一念就是地狱,这个地狱不是说哪的,你心里边就是地狱,心里产生出恶念,而且还干了,你就是地狱,立即就是地狱。好在他犯的这个罪,罪业很轻,还懂得忏悔,所以他到了地狱以后,立即产生出忏悔的意,地狱的火立即就断了,立即就熄灭了,就这么快。咱们学那个偈子就知道“罪从心起将心忏”,就是这样的,罪业是从你心里面起的,你灭罪也是你的心,你的心念,一念转正,这个罪就能灭掉。所以忏悔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忏悔就是洗心,可以灭罪,没有问题!但是,你要知道余报很可怕,“右臂常常如同枯了的树木一样,气血不能流通,每一动念,臂就疼痛,而且请了许多名医诊治,吃药和针灸,一点效果也没有”。这不跟现在有啥区别呢?现在得了癌症、白血病、糖尿病的……奇奇怪怪的病,也是这样,你找了医生,没用,治不了,而且诊断不出来,诊断完了,治了以后不见效。不见得有啥区别?一模一样。从这个故事就知道啊,我们所做的一切,你到医院去看去吧,精神病啊、或者是身体方面的病啊,其实是啥原因呢?恶业啊!就是恶业,没别的。恶业从哪来的呢?无非就是身口意。你看他就是个一念,觉得人家漂亮,手就上去了,行了,罪就来了,就这么简单。咱们罪业形成我们这个身体,它从哪来?不就是一个念头、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这么延续延续,一个念头再来两个,两个就三个了,三个就一万个就出来了,没完没了就延续下去了。语言、行为也是这样。就是一念、一句话、一个行为产生的、积聚出来的,很简单。所以现在我们懂得这些因果报应的故事了,知道这么可怕的经历了,回头我们就要懂得不能做。懂得因果道理,佛给我们制订的五戒十善这个原则,我们就遵守,就这么简单。你不遵守,一念,后边你就地狱等着,就去了,就这么简单。不是说我们一定得杀人呀,杀他一万个我们才到地狱,不会的,只一念就到地狱了。只不过你杀一万个人,行了,到地狱的时间长了去了,想出来那麻烦了,难了!做的罪业、恶业小、少,那么你在地狱里边的时间也短,受苦的程度也轻,是这么个过程。 这里边也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真正遇到了佛陀出世,在佛前去求医,佛才能够给我们真正把这些苦痛解除了,真正解决了这个病。这是什么病呢?生死大病!我们人活着,没别的病,就是这一个病——生死大病。把生死大病解决了,证得了阿罗汉果以后,就得到了清凉的灭度,得到了永恒地解脱!一般修行阿罗汉,阿罗汉得道以后,都要说四句话,一般都说四句话,叫:我身已尽,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一般都讲这四句。那是生灭真的已尽了。如果说我们这个社会还有一念,一念头的生灭,那对不起,迟早你这一个念头引动你二念、三念、无穷的念就下去了。按照佛经讲,我们这个世界本来清净,你心里本来清净,为什么有了山河大地呢?就是一念无明,产生了山河大地。你想,一念,那肯定是一念、二念、三念、五念……慢慢、慢慢就形成这样了,积累起来了,都是这样。所以我们真正修行啊,按照佛法介绍,那么你应该真正地达到什么程度呢?达到阿罗汉境界,真正地生灭已灭,寂灭为乐。我们以为寂灭就是死人了,或者像那个空气似的,没了,不是的。真正地寂灭以后,我们才真正地解放了,再也不会被生死轮回起起伏伏波动,一定不会了,一定是这样的!所以现在咱们大家搞不懂啥叫寂灭,不知道这个寂灭这个快乐是咋回事,每天这个脑子里的念头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我们以为这才是快乐。看到好事快乐,看见不好的事就烦恼,其实这个好事也是烦恼,很累!好事多了,你也受不了。天天让你乐,乐你也受不了。真正是什么呢?寂灭才是乐。既没有善,也没有恶,真正地空了,清净了,回到本原了,那才是清净,清凉的灭度。大家要知道这句话。我们如果修行,你得不到清凉,不行,不对。如果修行,我们做了好多的善事,来了无数的福报,坏了,那你可不是清凉啊!还有天天无数人抬着轿子抬着你,无数的保镖围着你,那也叫痛苦。无数的钱,买了无数的名车、豪宅,全世界旅游,那叫痛苦,那不是叫快乐。所以修行佛法,把善和恶这两边的东西全部去掉,得到一种清凉,这是最快乐的,真快乐。这个快乐呢,这是心的快乐,再没有任何东西再牵扯你了。你有钱,天天为这个钱琢磨去吧,忙死了,折腾死了。有了钱呢,就开始就觉得不可一世,就开始啥都敢干了,干一干就犯罪了,或者说犯了因果了,后面很可怕。所以修行啊,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清凉。不是说修行我们就得多少福报,不需要。得了福报以后,也不要去享福。现有的一切,我们就这样。你有了福报,我们绝不会饿死,你不用发愁,不知哪这个福报就出来了,钱就来了。对于一切啊,我们就心里保持一个清凉,够了就好。你有很多福报,钱很多,没关系,住住大房子,开开好车,很好,可以,没问题,但是心里要清凉,不要对这些钱啊、房子啊执著,有一处不行还要弄它两处,两处不行,弄它十处,这就没必要了。有能力我们多做一点,可以,但是心里要清凉。不要为了这些,没完没了地去追求。追求呢?就错了,就得不到永恒地解脱,得到的就是痛苦。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成语名称以鱼驱蝇成语拼音yǐ yú qū yíng成...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

以骨去蚁 以骨去蚁

以骨去蚁成语名称以骨去蚁成语拼音yǐ gǔ qù yǐ成语...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成语名称仰事俛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成...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