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一钵法师:佛经及论典“了义”和“不了义”的区别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5 10:09:50
先从字面来解释。“了”字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很清楚、很明白的意思;第二,是全面了解、毫无保留的意思。“义”,就是佛经的内容、佛经所讲诉的真实义理。  了义就是圆满,了义就是究竟,了义就是实相,菩萨修行圆满了证得了实相般若的智慧,他们讲的佛经、写的论著,是为了义智慧说法,了义的智慧著论。了义的佛经、论典乃是明心见性,已超越大彻大悟之人,已到了修行圆

  先从字面来解释。“了”字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很清楚、很明白的意思;第二,是全面了解、毫无保留的意思。“义”,就是佛经的内容、佛经所讲诉的真实义理。  了义就是圆满,了义就是究竟,了义就是实相,菩萨修行圆满了证得了实相般若的智慧,他们讲的佛经、写的论著,是为了义智慧说法,了义的智慧著论。了义的佛经、论典乃是明心见性,已超越大彻大悟之人,已到了修行圆满究竟解脱证大涅槃的大菩萨所讲的佛经,所著的论,是为了义的佛经讲义。及了义的论著。  不了义讲义

\

及论著就是没有修证,没有开悟的人讲的佛经讲义不够究竟,不够圆满,也不能上契诸佛之理,下对众生根基。这是不了义不究竟的佛经讲义,没有开悟的人讲经都属于不了义的佛经讲义。还有没有彻见本源,没有明心见性之人所写的佛法及论著,也都属于不了义的佛法。  修行为什么要依止大善知识。因为大善知识修证圆满了,他证得实相般若的智慧。大善知识所讲的经,所说的法是了义的,也是究竟圆满的。大善知识是用“实

\

相般若的智慧”去讲佛经。实想就是无相,无相就是不住一切相,大善知识他放下了他不著一切相,不住一切法,大善知识讲经能够上契诸佛之理,能够下对众生根基。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