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三十四世牛头慧方禅师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5 10:16:27
慧方禅师慧方禅师(629~695),唐代禅僧,牛头宗第三代祖师,俗家姓濮,是润州(今江苏)延陵人。于开善寺出家,受具足戒之后深研经论。后来到牛头山参谒智岩禅师,请问秘要,智岩禅师观其根器,堪任正法,于是示以心印,慧方禅师豁然开悟,成为智岩禅师嗣法弟子,其后在牛头山,十年不出林薮,四方学者云集来访。后以正法传付法持禅师,独自归隐茅山。《五灯全书》记载,禅师灭度前夕,曾见有髻发后垂状如菩萨者五百余人各

  慧方禅师

\

(629~695)唐代僧。牛头宗第三祖。润州(江苏)延陵人,俗姓濮。于开善寺出家,受具足戒后,深研经论。后入牛头山,礼谒智岩禅师,咨询秘要,智岩观其根器堪任正法,遂示以心印,师豁然领悟。于牛头山参契,逾十年不出林薮,四方学者皆云集来访。后欲行随机利物,而以正法传付法持禅师,独自归隐茅山。武后天册万岁元年示寂,世寿六十七,法腊四十。[景德传灯录卷四]

\

  慧方禅师(629~695),唐代禅僧,牛头宗第三代祖师,俗家姓濮,是润州(今江苏)延陵人。于开善寺出家,受具足戒之后深研经论。后来到牛头山参谒智岩禅师,请问秘要,智岩禅师观其根器,堪任正法,于是示以心印,慧方禅师豁然开悟,成为智岩禅师嗣法弟子,其后在牛头山,十年不出林薮,四方学者云集来访。后以正法传付法持禅师,独自归隐茅山。《五灯全书》记载,禅师灭度前夕,曾见有髻发后垂状如菩萨者五百余人各持幡华来请,又感山神现大蟒身来至庭前,如将泣别。禅师预知时至,谓侍者洪道曰:“吾去矣!汝为吾报诸门人。”门人奔至,禅师已经圆寂,山林变白、溪涧绝流七日,道俗悲慕,声动山谷。时为武周天册万岁元年八月一日,世寿六十有七,法腊四十。
  牛头宗,又称牛头禅,以牛头法融禅师为祖之禅宗派系,是四祖道信门下旁出之禅宗。相传法融禅师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枯坐,有百鸟衔花之祥瑞。太宗贞观年间,四祖道信前往寻访,并付法于法融,自是法席大盛,自成一派,此即禅宗分派之始,后世以其与五祖弘忍东山宗对称,特称为牛头宗。法融之下,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六世相传,合称牛头六祖。慧忠下有惟则,惟则下有普智,智威下有玄素,玄素下有道钦,皆为一代硕德。代宗崇信道钦,赐号国一禅师。道钦门下则有鸟窠道林禅林,因与白居易问答而驰名于世。牛头门风虽于唐代盛极一时,至宋以后衰竭。
  【简介】
  佛祖道影白话解(二)禅宗初期祖师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三十四世牛头慧方禅师
  师,润州延陵濮氏子。投开善寺出家,及进具,洞明经论。后谒岩禅师,谘询秘要。岩审其根器,堪荷正法,示以心印,师豁然领悟。复付法法持禅师,隐居茅山。将入灭,见五百许众,髻发后垂,如菩萨状,各持幡华,云:“请法师讲。”又感山神现大蟒身,至庭前,如将泣别。唐天册元年八月一日示寂。山林变白,溪涧绝流;道俗哀慕,声动山谷。世寿六十有七,僧腊四十。
  赞曰
  一相无相 谁能思量
  一身多身 万物皆真
  动也行云出岫 静也声湛谷神
  赴机千江月 拟议便隔津
  又说偈曰
  堪为法器荷如来 豁然开悟叹奇哉
  隐居岩穴将入灭 顿见圣众现灵台
  山神化蟒惜别泣 溪水绝流志悲哀
  草木皆白齐示变 天地同哭栋梁材
  白话解
  第三十四世代祖师,是牛头一脉的,他的名字叫慧方禅师,慧方尊者。
  师,润州延陵濮氏子:禅师是在中国润州这个地方,俗家姓濮。
  投开善寺出家,及进具,洞明经论:他到开善寺去出家,等他受具足戒的时候,他把所有的经典都洞明了。“洞明”,是完全了解了;深入经藏,是智慧如海了。
  后谒岩禅师,谘询秘要:以后去拜谒智岩禅师,对智岩禅师请益。“谘”,就是问。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向智岩禅师请问,问这最要紧的道理。
  岩审其根器,堪荷正法,示以心印,师豁然领悟:智岩禅师观察观察他这种根器,堪可负荷正法眼藏,于是就把心印的法传给他了。那么这位慧方禅师突然间就明白开悟了。复付法法持禅师,隐居茅山:以后慧方禅师把心印的妙法又传给法持禅师,然后就在茅山那儿隐遁了。
  将入灭,见五百许众,髻发后垂,如菩萨状,各持幡华:等到慧方禅师将圆寂的时候,看见有五百那么多的人来了,个个都是头发向后垂的,都装扮得好像五百个菩萨似的。这五百个菩萨,每一个都拿着幢幡宝盖来迎接他。云:请法师讲。就说:“我们想要请法师给我们讲经说法。”
  又感山神现大蟒身,至庭前,如将泣别:又遇到一个山神,这个山神示现出来一只大蟒的身,到他住的这个房子前边,就好像要和他分别,要哭的样子。所以在我们万佛城,你看这些个雀鸟,或者前几天来的一条蛇,这都是来示现的。你看那条蛇睡到路上,它也不怕人!
  唐天册元年八月一日示寂:在唐朝则天皇帝(武后)天册元年,八月一日那一天,他圆寂了。山林变白,溪涧绝流:那时山林草木都变成白色了,这都表示悲哀的样子;所有的河流也都断了,不流了,这也表示一种哀悼的意思。道俗哀慕,声动山谷:修道的人和世俗的人都非常悲哀,非常的哀慕,全山谷里头都是哭的声音。
  世寿六十有七,僧腊四十:慧方禅师活了六十七岁,受戒的年龄有四十岁。
  赞曰
  一相无相,谁能思量:一相也没有相,降心离相,谁可以思量呢?没有谁可以思量的。
  一身多身,万物皆真:一身能现出来百千万亿化身,万物都是如来的法身。动也行云出岫:他动的时候,就像空中的行云出岫一样的。
  静也声湛谷神:他静的时候,这声音也湛寂了,好像那个山谷里的神一样的,没有什么动静。
  赴机千江月,拟议便隔津:这个赴机,犹如千江的月影一样的。如果你说:“我想一想,思一思。”或者“我thinkover”,那已经就都是门外汉了。“隔津”,就是离得太远了,没有明白这个真正的道理。
  又说偈曰
  堪为法器荷如来:这位慧方禅师是一个载法之器,也是载道之器。怎么叫载法、载道呢?就是能承担佛的家业。能荷担如来的家业,所以说“堪为法器”。“荷”,就是负荷;负荷佛的家业。
  豁然开悟叹奇哉:智岩尊者指示他这个修行的中道、心印的妙法,于是乎他就领悟了。因为听见智岩禅师的开示,豁然间就开悟了;所以又叫领悟,就明白了。“叹奇哉”,他也好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三叹奇哉而悟道一样的。
  隐居岩穴将入灭:那么他理虽顿悟,事须渐修;这个理论他明白了,但是他还要修,功夫还要自己去修去。所以他隐居这个岩穴,就是在茅山山上,住洞里头。
  这修道,越简单越好,越什么也没有越好;切记不要在自己的房里弄了很多东西。你有一样东西,就有一种挂碍;有一种挂碍,就得不到解脱;得不到解脱,就出不了轮回。所以出家人、修行人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若一点东西也没有了,就没有挂碍了。所以要住山,连一个盆子也不要,一个碗也不要!喝水嘛,用天然的这个瓢──用两手把水捧起来,就那么喝了它。吃东西嘛,山上有现成的树叶子、草根,马马虎虎的吃一点,维持饿不死就算了。不能今天又西藏茶,明天又东藏饭的,又是南斯拉夫的包子,北极熊的汤;不能用这些个东西!你喝这个西藏茶,喝得越多,你那个欲念越重;越重,你越不能修行。那个某某,好东西不学,专门学喝西藏的茶,那有什么好?那个就算有了道了?真是!若不是愚痴,谁也不学这个;这就是愚痴!你怎么不学修行?学人喝茶有什么用?学人吃饭有什么用?那么要学一点怎么样修行,怎么样用功。不要学怎么样偷着吃东西──不要学这个;学这个,那就糟了。所以说隐居岩穴的人什么也不要,什么东西都不要,连自己的耳朵在这儿都觉得负担很重的;若有把刀在,耳朵都割去,不要它。你看,要这样子!所以隐居岩穴那个地方,在那个山上;“将入灭”,就将要圆寂的时候。
  顿见圣众现灵台:“顿见”,就是立刻见着了,见到五百菩萨来向他送别,请他去讲经了。“现灵台”,这个灵台,就是个心,这心里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修道的人,不要东听听、西听听,尽去各处偷着听人家讲话;说“在太虚空里讲话”,见鬼了!虚空里讲话,那不是你自己的。神通妙用是由自性现出来的,不是外边来的;凡是外边来的,那都是旁门左道、邪魔外道的一种鬼八卦,不可以相信。所以说“现灵台”,是在自性里现出这么多的菩萨来请他去讲经了。
  山神化蟒惜别泣:那个山神因为舍不得这位老修行离开,还希望他在这座山上住久一点,所以他现个蟒来到这儿,就落眼泪;“惜别泣”,就哭了。
  溪水绝流志悲哀:溪涧的水断流了,这也表示一种悲哀的现象。
  草木皆白齐示变:当他示寂的时候,草木都白色了;树也白色、草也白色,什么都白色,这就示一种悲哀的样子。你看,圣人要圆寂,草木都含悲了,草木都哭了!溪流和涧水绝流,也纪念这种悲哀;草木都大变,和平时都不同了。
  天地同哭栋梁材:天地这时候都像要哭的样子:“唉呀,这位活佛、菩萨要圆寂了,在世间的众生就堕苦海啦!”
  ──宣公上人.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六日讲解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成语名称以酒解酲成语拼音yǐ jiǔ jiě chéng...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