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三皈依的意义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6 10:13:31
诸位同修!承蒙邀请,今天有缘在昆士兰的黄金海岸(Gold Coast),与大家谈谈佛法中的“三皈依”。这在佛法里也是很重要的课题,是我们修学入门之处。在未说三皈之前,首先对佛法要有正确的认识。 目前世界上的佛法,确实存在很多不同的形式,我们不能不辨别清楚。最普遍地,大家都以为佛法是“宗教”,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是宗教,这是变质的佛法。其实佛法原本不是
诸位同修!承蒙邀请,今天有缘在昆士兰的黄金海岸(Gold Coast),与大家谈谈佛法中的“三皈依”。这在佛法里也是很重要的课题,是我们修学入门之处。在未说三皈之前,首先对佛法要有正确的认识。 目前世界上的佛法,确实存在很多不同的形式,我们不能不辨别清楚。最普遍地,大家都以为佛法是“宗教”,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是宗教,这是变质的佛法。其实佛法原本不是宗教,但是现在确实变成宗教了。另外一种,变成“学术”了,特别是在日本某些学校、学术团体,佛法变成哲学,这也是变质的佛法。 一九二三年,欧阳竟无大师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做一次很震撼的演讲,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说明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它是现代人都必须学习的。佛法变质成为宗教与哲学,实在是很不幸的,但是对社会,还不至于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佛法变成“邪教”。诸位如果仔细观察,这对于个人

\

、社会是有害的。另外一种,佛法变成“作秀”的也不少,在现前社会上时有所闻,这种变质太离谱、太过分了。欧阳大师告诉我们,佛法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然而佛法究竟是什么,并未说明。他要让我们自己去领悟,去体会。 我们冷静观察,“佛法”是“教育”、是“教学”,从经论上最常见的称呼可以证明。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自称为“弟子”,唯有在教育教学中才有此种称呼,这是师生的关系。“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 佛法教导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说一切众生的无量苦恼,起于不明了自己及生活环境的真相,于是产生错误的想法、看法,因此生起许多苦难。若能彻底明白自己及生活环境,则其思想见解正确,一切苦自然消除,而得真正的快乐。这是佛法教导的宗旨,教学的内容。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实在可以为一切众生带来真正的幸福,这正是欧阳大师所以说“佛法是一切众生所必须修学的”。 修学佛法,入门就是“三皈”的传授。“三皈”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总方向。学佛是从三皈做起,它是学佛人这一生必须遵行的修学总原则。第一、皈依佛,第二、皈依法,第三、皈依僧。古时候这种说法,大家不会发生误会,可是佛法自古流传至今,依中国历史所记载已有三千多年,代代相传,免不了有些不正确的知见掺杂在其中,错解了三皈依的真实义,即中国人常说的“以讹传讹”。 《六祖坛经》是唐代的著作,距今约有一千三百年。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说“三皈依”,则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而不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使我们联想,早在唐朝时,大概就有很多人误会皈依三宝的意义。如果没有人误会,六祖又何必用这种说法!必然是有很多人错会了。一千三百年前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有人产生误会,何况又经过一千三百年,今天讲三皈依,难怪大家错会其义。 《坛经》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六祖解释佛法僧三宝:“佛者觉也”,“佛”是觉悟的意思;“法者正也”,“法”是正知正见;“僧者净也”,“僧”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样教导我们“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 什么是“皈依佛”?一般人对自己、对眼前的生活环境,确实是迷而不觉。佛教导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来依正觉,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由此可知,佛法讲的“三宝”有很多种说法,皈依觉是“自性三宝”。如果向自性之外求学,就是佛门所谓的“外道”。佛家讲外道,不是轻视别人,而是心外求

\

法称为“外道”。佛法教我们从心性中求,所以佛法是“内学”,从自心里求,不是向外求。向外求就错了,一样也得不到,向内求则有求必应。这个道理,不但佛在经论上说得很清楚;中国的儒家、道家,也说得很正确。 皈依三宝,真正的皈依处是依靠自性三宝。从迷惑回头依自性觉,这句话说得很容易,可是究竟应如何作法?我们很想回头,很想觉而不迷,却偏偏迷惑颠倒。如果不落实在生活中,这种讲法就变成玄谈,变成玄学,而实际生活上得不到受用。所以,“迷”与“觉”的现象是什么,也就是“迷”是什么样子,“觉”是什么样子,“佛菩萨”与“凡夫”那里不一样。我们从这里可以摸索出一条道路,能找到真正的皈依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成语名称仰事俛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成...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成语名称仰之弥高成语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成...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人眉睫...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