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两次亲身历险念佛的殊胜感应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9 10:12:35
作者:瓦后宫主(编者按: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经验,每人的因缘不一样,不建议执一非余。本文作者有一段宿世姻缘,请看文后)古德有云:“诵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此种说法,但都没认真放在心上,以自己之浅薄学识也无法去体认诵经、持咒、念佛,三者之殊胜如何。但自学佛以来,两次亲身经历却给了末学深深的震憾。大 明 咒 与 念 佛末学1991年于峨眉山报国寺当家上普下全座下皈依佛门。恩师一生持

作者:瓦后宫主

(编者按: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经验,每人的因缘不一样,不建议执一非余。本文作者有一段宿世姻缘,请看文后)

古德有云:“诵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此种说法,但都没认真放在心上,以自己之浅薄学识也无法去体认诵经、持咒、念佛,三者之殊胜如何。

但自学佛以来,两次亲身经历却给了末学深深的震憾。

大 明 咒 与 念 佛

末学1991年于峨眉山报国寺当家上普下全座下皈依佛门。恩师一生持念佛号,也教人念佛求生净土。那个时期之学佛者绝大多数都是老太婆,记得在皈依仪式上,站满大殿的一眼望去全是些老菩萨,我们几个青年男居士显得特别刺眼。恩师教老菩萨们念佛,而在方丈室里拜师后,他却教我们几人念六字大明咒。当时觉得很幸运,得到了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

现在回想起来,得万分感谢恩师一片良苦用心。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恩师知道末学身份,如果那时他就叫我等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定会万分失望,甚至退失皈依之心。这是很多年后末学才体味出老和尚的一片悲心。

回来后就一直“嗡嘛呢叭咪吽”持念不断。也有种种神通感应,很快就出现了神识出游景象。

\

大约是在1992年或者1993年一次的神识出游途中,出现了一次惊险经历。按惯常规律,神识出游后自己都能掌控,能适时收回,没出现任何意外。但那次出游的归途中,经过南郊烈士陵园上空时,却意外受到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直往陵园里面吸去,想往回走都动荡不了。情急之中念出了大明咒,但丝毫不起作用。牵引之力越来越强,自己也很恐慌,拼命念咒未有起色。

这时,一个奇异的现象出现了。末学当时儿子才三岁左右,也就是以其当时幼小形态出现的他突然闪现在一旁,他清楚地提醒道:

“快念南无阿弥陀佛!”

末学回过神来,连续三声“南无阿弥陀佛”脱口而出。第三声刚一落音,顿时脱网。那种情形,现在回想起来十分清晰、明朗,活脱脱就像一个被蛛网粘住了的飞虫,历经几番挣扎,终于蹦脱了粘连重获自由一样的感觉!

\

神识一瞬间回到体内。回想刚才的一幕仍然感到后怕。

其中缘由,未学十多年间一直认为是园中烈士刚强神识来找麻烦,本能一句佛号将其击退。出家后也仍在思考这一经历,觉得人家为什么非得是来找麻烦呢?为什么不是有求于自己呢?他们知道未学是三宝弟子,路过旁边时死死扯住不放,何偿不是企求帮忙超拔呢?这样看来,更合情理。先用大明咒不能如愿超拔,他们不放走;改用万德洪名,仅只三声,他们顿获超拔,当然也就“放”过末学了。

不论是哪种情形,但持念大明咒不如念佛却是真实无疑的。

末学与大悲咒也是很有缘的,皈依佛门后不久,即能很顺利地持念大悲咒,而且越持越欢喜,竟于不知不觉间自然就能背诵了。十多年来可以说是持得滚瓜烂熟了。

这是一次发生在末学出家以后的经历。

不是神识出游中出现,而是出现于梦境。

梦境是末学以僧相来到某地下室,有一神秘老者在给几位居士讲法。末学听了一阵发觉不对劲,乃用心一“观”,竟发现其原系魔所化现。一时难以告知众居士,不假思索地念起了大悲咒。

大悲咒果然不可思议,咒音一出,一道白光扑过去,老者顿时现出了魔之原形,末学一句快过一句,白光一片一片扑去,持续不断,该魔束手无策,不能近身,众居士明白过来,慌忙随着末学往后撤退,欲回到地上街面来。

可就在后退途中,大约还有十余步石梯时,末学“卡壳”了,刚才噼噼叭叭就像一阵机枪扫射压住了敌人进攻线路,而此时一卡壳,一哑火,没有了,彼魔恢复了原态,一边狰狞地奸笑道:嘿嘿,你这下完了吧……

末学这时仅有一刹那的停顿——

“南无阿弥陀佛!!!”这真是神来之音啊,又是脱口而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仅此一声,不是一片白光的事了,整个一大圆圈的金光刹时笼罩住整个地下室,魔也没了,居士也没了,末学也没了……再回过神来时,末学与众居士全都平安地站在了阳光灿烂的大街上。一切过程不可思议地在一瞬间全部完成,时间之快,根本弄不清其中过程,一团金光一闪,一切全部OK!

* * *

第一次的经历,那时末学对念佛几乎没有任何认识,平时也未曾念佛。后一次相隔大约十四、五年,末学早已死心踏地认准念佛求生一法,舍弃万行,专行念佛。平时也未再持大悲咒。就是末学所在天宝山,也是坚决彻底贯彻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思想,按照当年印光大师在灵岩山寺的做法,专行念佛,放舍其余,一概统统不管,早晚功课全是一句佛号。

一句佛号,一团金光!境像不可思议!经中所言“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千真万确!经中所言,念佛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日夜随形影护,真实不虚!

持咒不如念佛,两次历险过程仅仅不过证明持咒与念佛在避险或者超拔上之区别,若要讲阿弥陀佛“惠以真实之利”的“大利”则非不才末学所能妄测!当生舍报即得径登彼国,如此大利,实非凡情俗智所能窥度。

===================

我与慧净法师的前世因缘

贫僧过去世中,长时间都是游方道士,行走江湖,八方参学······

有一世与一师兄结伴而行,来到“慧净”法师主持的佛寺挂单(当地没有道观,挂单佛寺是正常的;反之僧人到了没有寺院的地方,也可挂单道观)。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佛家修学不以为然。

临别那天,“慧净”法师似乎有话要说,欲言又止。眼看着他快要走出大殿时,偶不由自主的抬起双手于胸前合十,对着他失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慧净法师如今高擎净土慈悲大旗,苦劝有缘众生信受弥陀救度,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功德不可限量!

末学由此前世挂单之缘,种下“阿弥陀佛”出世之因,现今因缘和合,重上弥陀慈悲之航船,必登西方极乐莲台!甚幸,甚幸!

当然,末学也非那世才听闻净土。再溯往世时即已多次接触,但都擦肩而过······可能连一声阿弥陀佛都没有念过呢!

当知,若欲普度众生,即便今生不能令其往生成就,也一定要种种权巧方便让名号种子注入其六识田中,功德也不可计数,切切!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成语名称以酒解酲成语拼音yǐ jiǔ jiě chéng...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