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以佛治心,以法养生——佛教的养生之道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0 10:11:57
据香港东网本月27日报导,体重曾经高达1230磅(约合557.9公斤)、200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被确认为全球最重的人,墨西哥男子乌里贝,26日证实辞世,终年仅48岁。 多年来,惊人的体重令他一直无法自行走路,且离不开睡床。本月较早前,乌里贝曾出现心律不正常的状况,需要出动起重机把他送往医院就医。 这则新闻令人十分感叹。身体何以会成为一个人最沉重的负担,甚至是致死的原因! 又最近的一

以佛治心,以法养生——佛教的养生之道.jpg

据香港东网本月27日报导,体重曾经高达1230磅(约合557.9公斤)、200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被确认为全球最重的人,墨西哥男子乌里贝,26日证实辞世,终年仅48岁。

多年来,惊人的体重令他一直无法自行走路,且离不开睡床。本月较早前,乌里贝曾出现心律不正常的状况,需要出动起重机把他送往医院就医。

这则新闻令人十分感叹。身体何以会成为一个人最沉重的负担,甚至是致死的原因!

又最近的一份研究发现,去年全球共21亿人过重甚至痴肥,占全球人口近1/3,对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都造成沉重压力。而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分析180多个国家提供的人口体质指数(BMI)资料,发现全球痴肥人口有6.71亿人逾半过重人口来自美国、中国、印度、德国等十国。

相对于1980年,过重人口为8.57亿人,显示全球肥人增幅,比人口增幅还要快。可见痴肥问题影响无处不在,各年龄和收入的人都无可幸免。而且越来越来多儿童和青年有过重问题,因儿童痴肥对健康的影响深远,将来患心血管病、糖尿病及多种癌症的风险亦会增加。

社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是众多的,但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现代人生活富裕,对食物诱惑的节制不够,吸取太多卡路里,造成营养失衡,且缺少运动,体内累积过多脂肪;过重或痴肥已成为普遍现象,但过肥其实是一种病,既然是病,就必须及早医治。痴肥虽有遗传的因素,但无论从医学或佛法的角度去看,往往都是由于贪食所致;饮食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但过份放纵就会成为欲望,这个欲望会令身心均受到损害,实在是得不偿失。

佛教里有一个「贪食比丘」的故事,正好用来说明:

从前,摩陀罗国有一个男子,他在优波笈多尊者座下离俗出家,跟随尊者修行。由于他贪食的烦恼十分严重,所以修行多年之后,始终不能得道、证果。

有一天,笈多尊者对这个比丘说:「我明天会送一些饮食来给你。」到了第二天早上,笈多尊者真的拿来了满满一钵的乳糜,同时拿出一个空的食器,一起放在比丘面前。尊者告诉比丘说:「你可以把钵中的乳糜吃光,不过现在还很烫,你等它凉了以后再慢慢吃吧。」

然而,比丘禁不住食物的诱惑,急着想吃,便不停地对着钵内的乳麋吹气。没过多久,他就禀告笈多尊者说:「乳糜已经凉了,所以我把它全都吃完了。」笈多尊者回答说:「乳糜虽然凉了,可是你的贪心之火却依旧炽热。现在你必须作不净观,让贪心之火冷却。不净观就如同清凉之水,可以浇息炽烈的贪心之火。对于一切的饮食,你都应该将它视为药石,是为了医治身体饥饿的毛病,不得已才吃的。能够常常如是观照,贪欲才会慢慢减少。」

比丘听了尊者这番说话,内心顿感到非常的惭愧,于是依法实行,没想到刚才吃进肚里的乳糜,竟全都吐了出来,把面前原本空空的食器都给吐满了。此时,笈多尊者对他说:「你何不再将它吃下?」比丘回答道:「这东西如此污秽,怎么能吃呢?」尊者说:「世间的一切法,就犹如这涕吐之物,都是不清净的啊!」经过笈多尊者一番善巧开示之后,比丘便一心思惟、观察一切法,精进修行,最后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由此可见,为佛弟子者,饮食必须要正当,如《梵摩难国王经》所说:「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药,趣令其愈,不得贪着。」我们要知道,世间上最宝贵的不是金钱、名利,也不是权势、地位,而是健康,有了健康,才能拥有幸福、喜悦的人生。古语云:「大厦千楝,夜眠三尺;山珍海味,日食几何?」一个人尽管事业有成,家财万贯,僮仆成群,大厦千栋,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又如何能享用?因此,平时应该注重身心保护,不要等生了大病的时候才去补救。

所以,我们除了平日要注意饮食健康之外,更要懂得养生之道;当然最健康的饮食就是素食,因为人类本身从牙齿乃至身体结构都是适宜素食的;素食只要调配得宜,避免脂肪、蛋白的过多汲取,对五脏六腑的运作都有好处,同时素食还对烦躁情绪有减轻的作用等等,是故,医学证明素食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但可以令我们身心清净,头脑清醒,而且可以延年益寿。那么,我们有了正确的思想以后,应如何养生呢?这里提供四个方法给大家参考:

(一)正当的行为:行为端正,心中光明磊落,少有烦恼忧愁,这是养生的根本方法。

(二)正当的语言:谚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又说:「祸从口出,千殃万罪,还自缠绕。」言语不正当,就像汽车轮胎没有定位好,任何平稳的路上都会颠簸,徒然增加生活里的怨尤。口出爱语软语,不说粗言恶语,才能修养身心,才能利己利人。

(三)正当的做人:我们的身体,不过是四大所造、精血所成,终将坏灭,如能看得透、放得下,做人便可不贪五欲六尘,不着五蕴三界,不但拥有正当的人生观,而且更有正确的生命态度。

(四)正当的处世:俗话说:「处世无奇但率真。」这个「率真」,就是我们佛教里面的「心净则国土净」,我们如果能以佛法治心,以佛法养生,那么,处世自然圆融无碍,所谓「浮云任来去,明月在天心」,这就是喜悦自在的境界。

\

除了这四点以外,再加上正当的工作、正当的生活,相信就是最合理、最自然的保养身心之道。

希望上述这些,对大家身心健康能有些帮助,增加一些生活的智慧,那么,社会自然就会减少一些病态,身心康泰了,人们的生活自然就更祥和、喜悦了。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防不测 以防不测

以防不测成语名称以防不测成语拼音yǐ fáng bù cè成...

仪态万千 仪态万千

仪态万千成语名称仪态万千成语拼音yí tai wàn qiān成...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成语名称以鱼驱蝇成语拼音yǐ yú qū yíng成...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

以骨去蚁 以骨去蚁

以骨去蚁成语名称以骨去蚁成语拼音yǐ gǔ qù yǐ成语...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