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佛与神仙有何不同_1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2 10:13:45
佛(梵语buddha)、菩萨(梵语bodhi- sattv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声闻(梵语sravaka)、天(梵语deva)、人、阿修罗(梵语asura)、地狱(梵语naraka)、饿鬼(梵语preta)、畜牲(梵语tiryagyoni),谓之十法界,十法界不离一心,一心具足十法界也。  佛、菩萨、缘觉、声闻,称为四圣,已出三界的圣者,当中以佛的果位最高且已达究竟圆满

 佛(梵语buddha)、菩萨(梵语bodhi- sattv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声闻(梵语sravaka)、天(梵语deva)、人、阿修罗(梵语asura)、地狱(梵语naraka)、饿鬼(梵语preta)、畜牲(梵语tiryagyoni),谓之十法界,十法界不离一心,一心具足十法界也。

  佛、菩萨、缘觉、声闻,称为四圣,已出三界的圣者,当中以佛的果位最高且已达究竟圆满者,佛是三界内的导师,六道四生的慈父,亦称九法界之本师也。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谓之六道,六道未断烦恼证菩提,亦属三界内,生而复死,死而后生,周旋不息,故称六道轮回众生。

\

  佛的身份立场不同于神仙,因为佛已经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因圆果满,不受生死轮回所系缚,具足三明(梵语tri-vidya)六通(梵语sadabhijnah),四无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之果位究竟者。神道泛指三界内之天人众等之辈,尚属三界轮回内之生死凡夫,亦受业力牵引受善恶之报,生死未解脱,不自在而受苦乐牵制故,称为六道之一也。

  仙道者,佛门通常说是六道,但在楞严经裹有谈到七道众生,就是多了仙道的众生。而仙道众生生活起居位于须弥山之山腰修行,其思想停顿于炼丹炼气,自然无为,况空守寂,不食人间烟火,延年益寿(不老死法),用功之理论不得出离生死,尚属三界内之生灭有为法,是故仙道亦是七道轮回生死之一也。

  仙道往往喜好山顶山腰山谷等地,吸收日月精气,运功吸气取得千年古树,得气壮神,得以长寿为主者。是故神仙未得断三毒,尚未明心见性,无明烦恼未断,福慧未修得,其果位在三界生死轮回圈内。

  佛道已三觉圆满,三祇劫修成,十法界至尊,两者果位悬殊巨大,有圣凡之别,解脱(梵语vimoksa)与未解脱之差异,究竟与未究竟之分,出三界与未出三界之分水岭是也。(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