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2 10:17:16
三千就是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三千威仪是它的篇名,这段文是从其中摘录出来的。出家人的正业是诵经、坐禅、劝化众事。坐禅有两种,一般是参禅。参话头是坐禅,修观也是坐禅。念佛还是坐禅,但散心念不叫禅,要定心念,就是《观无量寿经》的观想念佛,这才是禅。;劝化众事就是劝导在家居士们修善业起塔、造庙、供养僧众、护持佛法。这些都是出家人之份内事。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困,假如出了家,不诵经、不坐禅、不劝化众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像末,不修禅诵,但起伽蓝,恐非比丘之正业。’(卷二八)

哪吒太子是佛门里的大护法,他的父亲就是毗沙门天王,也是佛教的大护法,尤其在密宗封他是财神护法。有一天,哪吒太子就告诉道宣律师说,现在是像法和末法的时代了,一般出家人不修禅,不诵经,只是造寺院,这大概不是比丘分内所应做的事吧。既然比丘的份内事不是在造寺院,那么比丘的正业是什么?《事钞》云:《僧祇》供养舍利、造塔寺,非我等事。彼国王、居士乐福之人,自当供养。比丘事者,所谓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大藏经》四十·一四七下)

《僧祗律》记载迦叶尊者所讲的话是在佛圆寂后,迦叶尊者对比丘所说的话。佛圆寂了,有些弟子们,就忙着造塔、供养舍利。迦叶尊者就告诉他们,造塔、供养舍利,不是比丘所应做的事情。那些喜欢植福之国王与居士们,为了求福报,自然就会去做。那么比丘所为何事?;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就是结集经律论三藏,使佛的教法能流传后世,代代相传,佛法就不会很快衰减。《事钞》云:《三千》:沙门业者,诵经、坐禅、劝化众事。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困。(《大藏经》四十·一四七中)

\

三千就是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三千威仪是它的篇名,这段文是从其中摘录出来的。出家人的正业是诵经、坐禅、劝化众事。坐禅有两种,一般是参禅。参话头是坐禅,修观也是坐禅。念佛还是坐禅,但散心念不叫禅,要定心念,就是《观无量寿经》的观想念佛,这才是禅。;劝化众事就是劝导在家居士们修善业起塔、造庙、供养僧众、护持佛法。这些都是出家人之份内事。

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困,假如出了家,不诵经、不坐禅、不劝化众事的话,表示没有得到出家的利益,虚度此生。尤为甚者,由于虚受众生之供养,没有真正修行,将来还要受苦报。《资持》释云:;《三千》中:明三事是出家业,义兼持戒,不出三学,自他两利。徒生死者,空无所得故。或受苦者,彼谓袈裟离身,腹破食出。不尔,则堕狱等。(《大藏经》四十·四一五中)

虽然在《三千威仪经》中说;诵经、坐禅、劝化众事是比丘之份内事,但是其中的意义应该包括持戒,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之修学内容,自利利他。假如不依教修行,就虚度此生,无法得到修行利益——证果。或是承受苦报,在现生却除袈裟时,腹破食出,若不如此,死后即堕地狱。所谓;袈裟下失人身之谓。

摘自《戒学浅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

仪静体闲 仪静体闲

仪静体闲...

以防不测 以防不测

以防不测成语名称以防不测成语拼音yǐ fáng bù cè成...

仪态万千 仪态万千

仪态万千成语名称仪态万千成语拼音yí tai wàn qiān成...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成语名称以鱼驱蝇成语拼音yǐ yú qū yíng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