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3 10:09:48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这样才能不辜负这番三宝加被的深恩。钟英宿根固然很深,但智识不开。夜半念佛时,见到一位金甲神,因为怕是魔,就不敢再念了。怎么会无知到这种地步!凡是念佛的人,只要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这些事情。

因为心如果归一,见佛见境界都不至于妄生欢喜。于是得到很少的利益就觉得满足,而成退堕。见不到佛,见不到境界,也不会欠缺什么。心没有归一,就急着见佛见境界,别说所见到的是魔境,即使真是佛境,因为心生欢喜,就会受到损害(就是生欢喜而退堕)而不会得到利益。应当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的心。

倘若正在念佛的时候,忽然出现了佛像及菩萨诸天人等的像,只要心存正念,别生取著的心,知道所现的像,是心所变现的。虽然历历分明地显现在眼前,但决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是因为心清净而现的这个景象。好比水清净,月亮的影子就会出现在水中,丝毫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完全不生夸张欢喜的心,反而更加专一自己的心,认真念佛。能这样,别说是佛境现前有利益,即使是魔出现了也有利益。为什么呢!因为不取著,心能归一。佛出现,心就更加清净了。魔出现,心因为清净而不取著,魔也没有什么干扰。心就更加清净了,道业自然增进。

【原文】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方可不负此番三宝加被之深恩耳。钟英宿根固深,智识不开。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何无知一至于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著,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

\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