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1 10:14:03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而且非常重要。出家人是要荷担如来的家业,要弘法利生,上求下化,给众生种福田。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而且非常重要。出家人是要荷担如来的家业,要弘法利生,上求下化,给众生种福田。

\

佛法自从汉朝传入中国,到唐代便是最兴盛的时代,主要是对出家者的要求精益求精,当时要出家是不容易的,要通过考核,度僧名额有限,考验择优录取,要求很高,如唐玄奘大师(参阅第四讲)。从宋朝以后乃至现今,就马马虎虎了,只要肯出家,师父就收为徒弟,马上剃头,短短时间就去受戒,不知出家为什么,受戒是何义,便受信施供养。这个现象对佛教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令世俗人以为出家容易,和尚好当,对佛法生不起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何谓三滥?三滥就是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

(1)滥收徒众:师父收徒弟,本先要考验徒弟,徒弟觅师父亦要选择,经过一段时期,师徒两方面都觉得合适才可,现在来讲,可能道场需要人手或种种原因,只要有人肯出家便剃头,变成滥收徒众。

(2)滥传戒法:受戒时不明白戒条,就去登坛受具。应该要有次第先学戒律,否则,不知戒法是何义,甚至连戒师说甚么也不大太了了明了,戒师问‘能持否’,只管答‘能持,能持’,实在太随便了,有些连态度也不好,岂能如法得戒。

(3)滥挂海单:挂单,就是往寺院投宿(见前挂单)。出家人受了戒,取了戒牒,就可以到处挂单,俗语说: ‘只要头剃光,不怕天下荒(荒年)’,人家没得食,你也不用慌,因为可以随处挂单如海水流动,此就是印光大师所讲的佛法衰落,有此三滥的缘故。出家人的任务‘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实实在在,非常重大。

出家人披起袈裟之生活本是清苦,任务是艰巨的。但功德不可思议。经云在末法时期,若有五位比丘持戒,可令正法住世,所以能海大师说,出家功德很大,若能弘法利生者,更加伟大。

再讲衣的殊胜,要知道衣(袈娑)所在之处,便有天龙八部护念,等于有佛菩萨在,得佛力之加持,一切灾祸,如水、火、刀、兵都得远离。衣有如斯殊胜,我们对衣必要恭敬,放置高处,生梵天之福,得三乘果。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仪态万千 仪态万千

仪态万千成语名称仪态万千成语拼音yí tai wàn qiān成...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成语名称以鱼驱蝇成语拼音yǐ yú qū yíng成...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

以骨去蚁 以骨去蚁

以骨去蚁成语名称以骨去蚁成语拼音yǐ gǔ qù yǐ成语...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成语名称仰事俛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chù成...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