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标题

不知道千万别装知道,祖师就是这么开悟的

来源:普门品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5 10:13:52
不知道千万别装知道,祖师就是这么开悟的 法眼文益禅师参访罗汉桂琛禅师,罗汉问他将往何处去?法眼答:迤逦行脚去。罗汉又问:行脚要做什么?法眼说:不知道。罗汉说:不知最亲切。法眼豁然开悟。 罗汉禅师问弟子法眼文益要到哪里去?法眼说要自由自在去行脚,师父又问行脚要做什么?行脚既然是自由自在,本来就没有要做什么,对师父这句问话,法眼实在答不出来,只好说:“不知道!”这是老实话,

不知道千万别装知道,祖师就是这么开悟的

法眼文益禅师参访罗汉桂琛禅师,罗汉问他将往何处去?法眼答:迤逦行脚去。罗汉又问:行脚要做什么?法眼说:不知道。罗汉说:不知最亲切。法眼豁然开悟。

\

一般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充实知识、增广见闻,是非常好的自我成长。不过,知识见闻虽然可以让我们开眼界,却不一定可以让我们除烦恼。开眼界和除烦恼不一样;对各种各样学问的探索,并不等于智慧的开发。禅宗所讲的智慧,是把自我中心的立场、角度、判断都放下,只有绝对客观的事实,没有相对的任何执着。一般人只停留在知识见闻的层面,依靠书本、见闻,加上自己的推想、判断,去从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善工作,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却不能彻底解决来自内心的许多烦恼。

行脚是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到丙地,没有一定的目的地,也没有一定的落脚处,有如行云流水,随缘游方,随处安心。这使得出家人的心中除了求法求师,没有什么好追求的,物质上无所拥有,只要一路走下去就好,所以行脚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

\

罗汉禅师问弟子法眼文益要到哪里去?法眼说要自由自在去行脚,师父又问行脚要做什么?行脚既然是自由自在,本来就没有要做什么,对师父这句问话,法眼实在答不出来,只好说:“不知道!”这是老实话,师父却针对这句老实话予以开示:不知两字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法眼一听就开悟了。

法眼为什么听了“不知最亲切”就开悟?“知”是属于认识的、分辨的、自我中心的,讲“不知”就是放下一切自以为是、知识学问、见闻觉知等的知见障及心障,无我的智慧便能显现。这种无我的智慧,不能用特定的思想、语言、文字来说明,因此罗汉点出“你说不知道,这才是最要紧的”,亦即点明他,只要离开思想、语言、文字等的依傍就对了。所以法眼开悟。

一般人能不能学习“不知最亲切”呢?能,亲自去体验生活,去历经各种人、事、物的现象,要比透过语言文字更能让我们领会,否则也不必说“尽在不言中”这句话了。所谓“无言胜有言”,是因为了解到事实的真相之时,就不必再费唇舌。因此,这里的“不知”并不等于无知。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最新文章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古诗原文[挑错/...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